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时间:2024-09-04 16:14:43 | 文章来源:教育宝

“三纲五常”是儒家的思想,在大家的认识里,或许就是封建思想,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但它具体是什么意思?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五常"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在家庭社会和政治关系中,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丈夫,对妻子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权威。"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即人们应该遵循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

什么是“三纲”呢?

三纲:纲,指纲领,法则。“三纲”一词出自班固著《白虎通义》,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1.君臣义

君指管理者;臣指被管理者;这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个人基本人际关系。义指合理的责任。

2.父子亲

是指父母、子女之间要有亲情。父母要全力抚养教导好子女,同时子女成人后也一定要赡养好父母。

3.夫妻顺

是指夫妻之间要和睦恩爱,不要只知道考虑自己的利益,要从夫妻家庭的共同利益出发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什么是“五常”呢?就是仁、义、礼、智、信。

一,什么是仁?仁为道之心。就是博爱,仁慈。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自己对亲人的爱推广及人就是仁。

二,什么是义?义为道之动。义者宜也。合乎道德规范的言语行为就是义。仁如果说是道德观念的话,义就是这种道德观念的具体执行,仁和义一般并用为道德的代表,所谓“仁至义尽”。

三,什么是礼?礼为道之用。礼是为了约束和规范道德而制定的基本的生活礼仪和准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你这个道德从哪里表现出来,总不能光靠嘴吧?

四,什么是智?就是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只会自私自利,只有有智慧的人才会真正懂得仁的意义,才会去践行仁道。

五,什么是信?就是诚信,讲信用,不虚伪。信近于义,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立国、立人之本,这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公认的道德标准和基本美德。

引证:

1.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2.仆既预仕籍,而所学者圣贤事业,专以《春秋》为之主,皆大中至正三纲五常之道。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二

3.要你留神仔细听,哀家虽是女流辈,君臣礼,三纲五常尽皆明。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二十八回

4.难道我们还应该搞男女授受不亲,宣传三纲五常,裹小脚,讨小老婆,多子多孙、光宗耀祖?巴金·《随想录·老化》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来的?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三纲五常的利弊?

利:

1. 强调道德约束:三纲五常为人们提供了一套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使人们更加重视道德约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道德风尚。

2. 培养个人品德:五常的理念包括仁、义、礼、智、信,使人们更加注重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从而培养了个人的优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纲强调家庭和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五常则是对于和谐、公正、诚信等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追求,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弊:

1. 个人自由受限:三纲五常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可能使一些人感到束缚和不自由。

2. 价值观不适应时代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儒家思想和三纲五常的部分价值观可能会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冲突,这会使得它们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 易滋生等级观念:三纲强调上下级关系,可能会使得一些人产生等级观念,进而导致社会分化和不公。

三纲五常在当今社会的影响:

1.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强调的是尊卑有别的道德规范。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道德标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平等、公正、自由的价值观,而非仅仅遵守传统的道德规范。

2.社会稳定:三纲五常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在中国古代,君主和官吏们通常会利用三纲五常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虽不再被广泛使用,但仍有一些人认为它具有一定的作用。

3.教育理念:三纲五常的教育理念也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遵守三纲五常的道德准则,以培养出符合当时社会需求的人才。在现代教育中,这种教育理念已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