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何须桑梓地桑梓指什么

时间:2024-11-06 15:01:56 | 文章来源:教育宝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他还写过“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样的名句,这里的桑梓,代指家乡。

埋骨何须桑梓地桑梓指什么

诗中“乡关”指的是家乡、故乡。“桑梓地”也指故乡,《诗经·小雅》中说到“唯桑与梓,必恭敬之”这里的桑树、梓树指的是家乡父母种植的树,所以代指家乡。

《呈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

①乡关:家乡

②桑梓:借指故乡。《诗经·小雅·小弁》:“纬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所种,对它要表示敬意。

译文

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绝不回来。死后何必将尸骨埋葬在故乡的土地,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

背景

1910年,辛亥革命前夜,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正酝酿形成新的风景。这年秋天,受革命思想影响,17岁的毛说服父亲同意他到湘乡东山小学堂继续读书,临行前写下了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以明心志。诗作前两句鲜明表达了作者离家求学、成就事业的远大志向,体现了发奋图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后两句抒发了好男儿四海为家、甘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壮志豪情。全诗气魄宏大,激越铿锵,彰显了青年作者心系天下、志在四方的高远境界。

赏析1

这首诗是少年作者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从中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关”的作者,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从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全诗通俗易懂,平仄押韵流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巧借古今中外经典词句,变为自己明志之诗句,简洁而不简单,通俗不失大雅,是毛泽东心态、志向的真实流露。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 倔强、 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毅力的作者,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有了胸怀远大的抱负和无限的革命理想,字透纸背的四行短诗,书写了人生启航之际的少年豪情,纵贯了伟人一生的信念追求。今天再看作者的诗词,这首四句诗或许能让我们在贯穿其一生的昂然诗意、磅礴精神中,找出发端的源头。

赏析2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值17岁(1910年秋),当时作者准备离开闭塞的韶山去长沙求学,去广阔的天地锻炼,而且立下誓言,不成功绝不还乡。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他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

该诗首联直言离开家乡求学,务必“成名”,否则,誓言不还,表示决心之大。

次联紧承“誓不还”,推开一论,谓人生一世,无须固守家乡,人之一生贵在奋斗,应先天下人之忧而忧,不必考虑一定要老死故里,言外之意,山外有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踏遍青山人未老的人生理想。从这首诗我们看到作者少年时代起就胸怀远大抱负及无限的革命理想。

拓展:

这首诗,作者只是改动了2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改的这首诗,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 、军事家西乡隆盛的,编入《西乡隆盛全集》中,原诗为: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可见,作者只是改动了西乡隆盛诗中的“男”和“死”两个字。其实,这首诗也不是西乡隆盛的原作,西乡隆盛也是改前人的诗作而成。追本溯源,这首诗最初出自宋朝的月性和尚所写的一首《题壁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若不成死不还。

埋骨何期坟墓地,

人间到处有青山。

这首诗一经问世,就经多人改写,作者在1910年离开家乡改写了西乡隆盛版本的诗,题为《七绝·改诗赠父亲》,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义无反顾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