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美文摘抄经典美文情感美文伤感美文爱情美文原创文章
文章荟萃
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心情文章励志文章百家杂谈
散文精选
散文随笔优美散文抒情散文经典散文爱情滋味感悟生活
心情日记
随笔幸福快乐感伤难过无聊思念寂寞随感
诗歌大全
现代诗歌古词风韵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赞美诗歌谈诗论道
短篇小说
爱情小说青春校园都市言情故事新编微型小说现代小说
故事大全
情感故事感人故事童话故事爱情故事哲理故事鬼故事
好词好句
经典句子爱情句子伤感句子哲理句子搞笑句子唯美句子英文句子个性签名
作文大全
一年级作文二年级作文三年级作文四年级作文五年级作文六年级作文

《梦知道答案》读书笔记和摘抄笔记

发表时间:2023-05-20 16:41:30  

《梦知道答案》读书笔记和摘抄笔记:

《梦知道答案》读书笔记和摘抄笔记

读书笔记

读这本书的想法,始于培训时王**老师的心理课,他的授课从问我们一个问题开始:梦,是好的还是坏的?大家的回答也很有意思,1/3的人认为梦是好的,剩下的2/3都认为梦是不好的。

说真的,我对这个结果感到诧异,尽管以前我并没有专门读过跟“梦”有关的书,凭着有限的心理学知识,我也清楚地知道,梦是人的潜意识的化身,它一定是好的,哪怕它会以噩梦的形式出现。

我猜想,那些认为梦是不好的同学,是不是经常做负面的梦?是不是觉得梦是杂乱无章的不美好的?是不是在梦里汲取不到自己想要的养分?我不知道答案,但却因此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

这本书以“梦见…”为章节的名称,用大量真实的案例描述了当我们梦见死亡、梦见考试、梦见情感受挫、梦见家庭变故、梦见工作不顺等情形时,我们的潜意识曾多么努力、多么坚持地反复想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如果我们重视了它发出的信号,不仅可以避免自己误入险境,还可能改善与周围人的关系,甚至可以挽救一个或几个生命——看起来有点夸大其词是吧,但事实证明,我们的潜意识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的重视过它。

不禁又想起王**老师所讲到的,人的睡眠分为浅睡、中睡、深睡和梦境四个层次,在前面的三个层次中,人的睡眠如果被打断,是不会影响什么的,但如果在一个人做梦的时候(快速眼动期)被打断,那么只要持续一周、每晚打断他一次,这个人就会快速陷入精神紊乱、甚至崩溃的状态。由此可见梦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在武志红的这本书里,梦不仅是与心理学紧密相关的,也是与我们的童年紧密相关的,尤其是与我们三岁以前还没有记忆的童年紧密相关。哪怕我们早就不记得那时候发生过什么,潜意识也都在帮我们记着。我们成年后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与外界的关系,无一不与童年经历有关。庆幸的是,潜意识会持续通过梦境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应该怎么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不幸的是,听不懂它的话的人,可能就只会觉得梦很乱、很奇怪、很荒诞离奇、很不可思议,从而把梦归为不好的事情——还有比接收不到潜意识给你的信号更让人感到遗憾的吗?

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不光对我们自己有益,还将惠及我们的亲友,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

我深信,在潜意识的世界里,有另一个我。那个我,与现实世界里的我,相依为命,须臾不可分离。

摘抄笔记

★心灵成长会同步地体现在梦中,而梦的改变,也常是心灵改变的一种标志。对我而言,考试梦是一个极大的焦虑,而考试梦的化解,也是我心灵成长的一个里程碑。

★极端痛苦是需要蜕变的信号。

★一开始,她试着去感受自己的手,但觉得这太简单,好像除了感觉外还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她就想象,自己的每一根手指和脚趾好像小树苗一样会缓缓长大。并且,她也不是从头到脚这样按顺序去感受自己的身体,而是感受完了手就去感受脚。结果,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专心做这个练习,她都是没做完一遍就会睡着。

这个练习的核心是与自己的内在取得连接,当我们可以很娴熟地做这个练习后——这一点很容易,我们也就可以在生活中随时找到与自己内在连接的感觉。这样一来,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内在,我们就不会轻易失控。

★当遇到什么人或事时,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部,而是先来关照自己,先与自己的内在取得连接,然后带着这种连接去做选择。这时,你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你的选择,这是由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只有你为此负责。

★心灵感应在亲密关系中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它的存在。

★两个相爱的人,看似是两个人的相遇,其实更是两个系统的相遇,而我自己的和我所看到的无数爱情故事显示,两个相爱的人的两个家庭系统常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再加上彼此心力的投注,这使得爱人间的心灵感应也更容易出现。

★飞翔梦很美,反映的是自由,是生命力可以自在挥洒,是自己对自己、自己对世界深深的信任感和掌控感——我可以控制我的身体翱翔,而大地也是可安全降落的。

坠落梦很可怕,也是最常见的梦之一,它反映了一个极其常见的问题——不安全感。不安全感,可以这样直观理解:当你向虚空坠落时,没有爱承接着你。

★飞翔梦,自己在天空中翱翔,而下面有坚实的大地。翱翔,即自己的个性与活力在自由伸展,而大地,则是爱。

坠落梦,先是不能翱翔,因为没有力量与勇气,更是因为,那不是有星星有云有风的美丽天空,而是没有大地没有着落的虚空,飞翔,没有归宿;坠落,也没有着落。

★人生无非是一场增强控制力或者降低预期,甚至完全看淡的角逐。

★如果有一个控制欲极强且对孩子总追根问底的主要抚养者,那么,孩子意识上会配合他,但潜意识上,孩子会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但后一种心理,孩子甚至都不让自己意识到,因为这会与对抚养者的忠诚和爱构成严重冲突。所以最好是,连自己都被欺骗了——意识上都不知道想对抚养者关闭。结果就变成,我绝对对你忠诚,你问我任何事情我都想告诉你啊,可是,我真的记不得了。

★作为知名的荣格派的心理学家,申荷永老师说,梦是通向无意识的通道,“我一向认为,梦一定是积极的、补偿性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可以说,梦必然是来帮助你的”。

★心灵和谐的要义在于真实,而只有一颗单纯的心才能捕捉到真实。但是,我们习惯了从规则中寻找答案,习惯了靠理性和头脑去寻找答案,于是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最终,我们会变得非常麻木,活得越来越不真实,心灵也因而越来越不和谐,并且内心的不和谐一定会体现在自己与别人的生活中,结果是内心的不和谐导致了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的不和谐。

不过,不管内心有多麻木,我们至少还有一个途径可以通达真实,这就是梦。

申荷永老师说,梦一直在做最大的努力,试图告诉我们真实的信息,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听到。

梦一开始会有些伪装,它必须如此,因为麻木的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接受真实的信息。

如果我们准备好了,开始学会通过梦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那么梦的伪装会逐渐褪去,真实的信息最终会不带任何伪装地涌来。

由此,我们的心灵出现成长,走向和谐。

★即便你不愿意做深度的心理探讨,不在乎什么心灵成长,注意聆听梦所传递的声音也一样重要。

譬如,我们最常做的一个梦是牙齿松了或掉了。这个梦的含义很直接也很简单,即“你身上最坚固的零件都不坚固了”,这是在提醒你注意身体。如果你一直对这个信息不理不睬,那么它最终就会成为现实,当然,未必是你的牙齿掉了,而是你的身体垮了。

★所谓自由联想,即当你看到、听到、读到一个细节时,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然后顺着这个内容继续想下去。最终,这种自由联想会把你引向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心理真相。

★梦的机制之一:置换

置换是梦最常见的机制之一,即梦的本来意义是一个人,而梦中显示的却是另外一个人。但梦中显示的这个人,与白天发生的事情,或做梦人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好像没有明确的心理联系,这让做梦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但如果把梦中显示的这个人,换成另一个人,梦的意义就昭然若揭了。

★梦见考试:接受考验是强大自己的唯一出路。

★考试梦是一种常见的梦。它明显有着一些共同的心理含义。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考试=考验!

这是考试梦最简单的心理含义。做考试梦的时候,多数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考验,这种现实的考验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焦虑。

★弗洛伊德将人的人格结构分成三个部分: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即欲望和本能层次的力量,超我则是规则层面的力量。本我渴望为所欲为,而超我则控制本我,自我则起着协调超我和本我的功能。

对于这个人格结构,还可以有更直观的理解,即将本我视为一个人的“内在的小孩”,而将超我视为其“内在的父母”。

“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形成于一个人6岁前的经历,基本就是这个人小时候与最主要的抚养者的关系模式的内化,即现实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最终会被他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幼小的他,则被他内化为“内在的小孩”。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6岁后人格就基本定形,以后可以改变,但难度很大。也就是说,这个人6岁前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决定了他的基本人格结构。

那么6岁前,父母对一个孩子的惩罚,就会被永远根植于孩子的潜意识之中。譬如,你做了一次恶作剧,受到了父母的严厉斥责,那种记忆就会扎根于你的内心。如果父母相对比较严厉,你经常被父母严格教导或惩罚,就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超我。

或者,父母尽管不严厉,但因一些特殊的原因,你很小的时候就主动约束自己,做得像一个小大人似的,也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超我。

譬如,父亲太忙,妈妈多病,父母都很爱你,而你则会回报给父母以爱,很小的时候就能主动去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一来,你很小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小大人”。这样一个“小大人”会得到亲朋好友的赞扬,大家都会夸你懂事。这看似是好事,但其实这个“小大人”的本我被压抑了,你也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超我。

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一个人拥有强大的超我,就很容易在面临考验的时候感受到焦虑。只是,这种焦虑并不仅仅是生存性的,而且带着惩罚性。即,他害怕通不过考验,不仅仅是害怕自己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也害怕得到惩罚,既是害怕再也得不到老师、家长或其他人的认可,也是害怕得到超我,也即“内在的父母”的惩罚。

★强大的超我所引起的焦虑和惩罚,是考试梦的明显含义。不过,这还不是考试梦的最关键信息,最关键的信息其实是本我的鼓励,或者说,是本我对超我的反抗。

这怎么理解呢?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做考试梦的人最终都会发现,尽管他在梦中没有通过考试,但现实生活中,他其实已经通过了这些考试。

★一方面,我们的确很焦虑,但另一方面,这些考试梦也很像是潜意识在安慰我们:没事的,你是遇到了难关,但你不都冲破了吗?

★超我强的人,考试梦中的焦虑程度就越强。超我较弱的人,考试梦中的焦虑程度就较弱。就是说,超我太强的人,很容易梦见那种曾命悬一线,自己经历了非凡的努力才终于通过的考试;超我较弱的人,尽管也会做考试梦,但选择的却都是那种令自己不是非常焦虑的考试经历。

★道德是典型的超我层面的内容,所谓的为所欲为,则是典型的本我层面的内容。道德感很强的人,也即超我很强的人,渴望顺从源自本我的愿望时,势必会引发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强烈冲突。

★一些超我很强的人,在成年后会突然变得为所欲为。这是因为,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到自己的本我被压抑得太厉害了。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挑战自己的超我。以前,父母或社会怎样教导他,他现在就反着来。我的一个咨询师朋友说,这种办法是“用本我摧毁超我”,可以令本我逐渐变得强大。

本我的强大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们人格力量的源泉。一个超我太过于强大的人,会让人觉得他没有魅力、没有意思;而一个本我强大的人,尽管他看上去可能令我们不快,但我们很容易被他吸引。

★如果父母给了孩子太多压力,一个孩子容易将父母的压力合理化,那么,当老师也向他施加压力时,他一样也会将老师的压力合理化。于是,老师和家长的压力都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在梦中,钱常常意味着情感,如果梦见什么都买不起,常意味着自己正处于情感匮乏状态,得不到想得到的情感。

★许多人的梦是没有色彩的,梦中的情景只有灰、白、黑。他们在知道别人的梦有色彩后会感到好奇,会问,梦有色彩好,还是没有色彩好。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都好。因为梦是心灵的需要,梦没有颜色,是因为你不需要有颜色的梦;梦有颜色,是因为你需要有颜色的梦。这一点上没优劣之分。

★海灵格认为,婆媳关系之所以容易出问题,是因为我们的习惯是儿媳、儿子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如果是女儿、女婿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那么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岳父和女婿的关系。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很多微妙的心理原因,婆婆和儿媳会竞争儿子的爱,而岳父和女婿会竞争女儿的爱。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们谈恋爱时经常会产生一些莫名的忧伤。这些莫名的忧伤,很多源自与父母的分离,我们要进入自己的世界了,我们要选择自己心仪的恋人了……这同样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离开父母了,这种心理丧失让我们不由得产生一些忧伤。我们本来是想继续保持对父母的忠诚的,这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忠诚,即只爱父母而不爱恋人,而这就是牌坊的含义。

但是,生命的本质之一就是,我们必须离开父母,必须进入独立的世界,必须找到自己心仪的恋人,从而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正常的人,爱过之后提分手,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因为这会伤害对方。不管对方让自己多么不满,但毕竟是爱过。所以,想到分手都会难过。

部分人,意识到对方将提分手时,会争着先提出分手,与其被抛弃,不如先抛弃对方,那样心里会好受一些。

这些抢着提出分手的人,内心的安全感相对较低,他们很惧怕被伤害,那样会显得自己是弱者,而对方是强者。

然而,也有很多人,尽管是自己想分手,却不想伤害对方,于是希望对方主动提出分手,这样造成的伤害就小一些。

这些等着对方提出分手的人,内心的安全感相对较高,他们虽然也不想自己被伤害,但相对于伤害别人,他们宁愿被伤害。

必须强调,其实在很多情形下,等着对方提分手的人,并不比抢着提分手的人更有“良心”,更懂得爱。

相反,等着对方提分手的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其实是不想承担“做坏人”的恶名和责任。

海灵格说,一场感情,无论变得多么糟糕,做出结束的决定并提出来,都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主动提出分手的人,显然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容易被斥责为“情感刽子手”,被认为是伤害这场感情的肇事者。我们不想这样做,不想被外人斥责,不想留下口实让对方指责,也不想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内疚感。

于是,很多情侣就那么耗着。海灵格说,他看到大量的案例,两个人的感情其实早就“死亡”了,两个人对此都心知肚明,并且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关系对双方都造成了束缚和伤害,两人都想结束。但是,为了不承担“情感刽子手”的恶名,两人硬是可以耗上几年,只是为了等待对方提出分手。

★真正的善良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

★弗洛伊德说,文明就是对性的防御与升华。

干吗要防御?弗洛伊德的答案是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男孩的恋母弑父情结与女孩的恋父仇母情结。(一般是将恋母弑父情结称为“俄狄浦斯情结”,与之相对应的恋父仇母情结称为“厄勒克特拉情结”。中文语境有时也将俄狄浦斯情结说成恋母弑父情结和恋父仇母情结。)

性是排他的,而性最初萌发时,3~6岁的孩子针对的是自己的异性父亲或母亲。这是对同性的父亲或母亲的背叛,于是这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

化解俄狄浦斯情结的关键是,让孩子认同自己的同性父母。

要实现这一关键,父母的关系要好,他们彼此深爱,彼此认同,同时父母又都爱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也是彼此深爱的。

实现这一点还要有一个前提,即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3岁前与妈妈的关系都要非常好。这种好包括两点:第一,稳定,妈妈与孩子没有长时间分离;第二,有质量,即妈妈深爱孩子,能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

妈妈,势必是不完美的。所以,每个婴幼儿心中都有两个妈妈形象:一个是能看见自己、满足自己、陪伴自己的好妈妈,一个是否定自己、拒绝自己、抛弃自己的坏妈妈。并且,好妈妈会对应养出一个善良的好孩子,坏妈妈会对应养出一个恶毒的坏孩子。这是每个人心中好(妈妈)与坏(妈妈)、善(孩子)与恶(孩子)的最初分裂。

若好妈妈的部分足够多,孩子3岁前就会初步形成宽容与整合能力。他能整合外部世界的好与坏和自己内心的好与坏。若坏妈妈的部分很多,孩子的整合能力就不能形成,因为对他而言,将好妈妈和坏妈妈整合到一起,意味着好妈妈的部分会被坏妈妈的部分淹没。

3岁后,父亲开始介入到母子关系中来。这时,父亲就会被孩子——特别是男孩,知觉为敌人。这一方面是真实的,父亲对孩子和妈妈的依恋关系构成了挑战;另一方面是投射性的,即孩子将坏妈妈的原始形象投射到父亲身上,并以坏孩子的态度恶意对待父亲。

若好与坏、善与恶的对立本来不严重,孩子有初步的整合能力,父亲也不算太差,譬如对儿子没有浓烈的敌意,相反很爱孩子,那么,儿子就能接受妈妈与父亲并存于自己的现实世界。

若好与坏、善与恶的对立本来就很严重,而父亲对儿子又缺乏爱,甚至有浓烈的敌意,那么3岁后,俄狄浦斯情结就容易成为男孩过不去的一道坎儿。他会渴望独占母亲,并有强烈的弑父情结。

虽然,没有多少男人真的会有弑父行为,但这种藏在内心的罪恶,会带来无数困扰。

女孩也有类似的心理发展过程,但比男孩复杂晦涩很多。

★在我们的社会中,俄狄浦斯情结往往比较严重。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缺乏爱的能力,导致夫妻之间缺乏爱情的滋养。

第二,母亲很容易和儿子构建过于亲密的关系,对儿子的情感很容易超越对丈夫的情感,这让儿子成为俄狄浦斯情结的胜利者。

第三,母亲自己的人格发展很不完善,结果,对儿子的爱不够,又构成了对儿子的严重吞噬,这让儿子内心中好妈妈与坏妈妈的对立很严重。

第四,父亲疏离于家庭,和孩子构建关系时多是严厉冷漠的,结果他们貌似儿子的敌人,儿子将心中的“坏妈妈”,即原始敌人的形象投射到父亲身上。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中国家庭、社会乃至历史文化中,都暗藏着浓烈的俄狄浦斯情结。

★为了防御俄狄浦斯情结,我们有两个重要办法。

第一,孝道。孝道,在我看来主要是孝母的。孝是敬而非爱,爱是亲密亲近的,而敬是尊卑的,是疏远的。

第二,压抑甚至灭掉性欲。既然男孩的原罪,是将性欲指向母亲,而将杀戮欲指向父亲,而杀戮也是为了争夺情欲。那么,灭掉情欲,也就灭掉了随之而来的竞争欲。

由此,我们的文明,以及我们文明涵盖下的东方文明,夫妻之间的情欲是被排斥的,而亲子之间的爱却是被极力鼓励的。结果,这进一步加剧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严重程度。

★梦见蛇,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噩梦了。

对此,比较常见的解释是,对蛇这种爬行动物的恐惧,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之一,它是人类及人类先祖数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以来的集体经验的累积。如果我们能了解其他动物的梦,或许会发现,对它们而言,对蛇的恐惧也一样是最常见的噩梦之一。

毕竟,对于许多动物而言,蛇都是最常见的一种威胁。

并且,蛇有一个特点:它的攻击方式是先放毒再吞噬。而那些没毒的蛇,则是直接吞噬。

所以,当我们感觉到自己被某个人“吞并”时,就容易做蛇的梦。

★父母不必了解孩子的一切

一个丰富的生命是有着很多关系需求的,而不是只与父母等亲人建立亲密关系。

譬如,一个孩子全神贯注地看一棵树时,他就是在与这棵树建立关系。

这时,如果父母过来问孩子从这棵树中看到了什么,那么,父母就是割断了孩子与这棵树的直接联系。

很多论教育的文章都写道,父母要多鼓励孩子。但是,假若父母把这一点绝对化,无论孩子做什么都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做事情的原动力——例如好奇心得到满足——就会被破坏,以后他做什么仿佛都是为了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认可,一旦没有父母或他人的认可,他就会茫然失措。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个外部评价体系,即他做事的动力都源自别人,而不是源自他的内心。

一个孩子只有从他的内心出发,才会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识,而这正是创造力的来源。

孩子的天赋是无穷的,但父母自以为他们了解孩子的一切,于是孩子就被限制在他们已知的平庸范围之内。父母不必渴望了解孩子的一切。难道爱因斯坦的父母能了解儿子的世界?

总之,在每一种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着一对矛盾:既渴望融合的瞬间,又渴望独立的空间。

因而,我们不能将融合视为绝对正确的东西,那样会有将爱变成吞并另一个人的危险,并势必会导致对方渴望逃离。

★控制欲来源于安全感低

控制欲从何而来?为什么有的人控制欲特别强,而有的人控制欲很一般呢?

我以为,控制欲的另一面,就是安全感。控制欲强的人,心中的安全感比较低,而安全感比较高的人,控制欲比较低。

安全感的形成,与童年时获得的爱的多少有关。获得的爱比较多,而且还是无条件的爱,那么一个幼小的孩子就会对“我有价值”这一点深信不疑,安全感就此形成。相反,一个孩子如果获得的爱比较少,而且还常常是有条件的爱,那么这个孩子的心就会很紧张,安全感就会偏低。

安全感偏低,就会有自卑感。有自卑感,可能就会渴望出人头地,就会渴望超越自卑。

★母亲,对孩子的基本心理的建构是决定性的。但父亲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最基本的作用是,父亲介入到母子关系中,可以将孩子的世界撑开。并且,将孩子带入到更宽广的世界。如果父亲缺位,那么孩子的内心就容易塌陷在母亲的世界中。而通常,母亲的世界是比较狭窄的,这最终会影响孩子,特别是男孩,进入到雄性世界之后的表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