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美文摘抄经典美文情感美文伤感美文爱情美文原创文章
文章荟萃
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心情文章励志文章百家杂谈
散文精选
散文随笔优美散文抒情散文经典散文爱情滋味感悟生活
心情日记
随笔幸福快乐感伤难过无聊思念寂寞随感
诗歌大全
现代诗歌古词风韵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赞美诗歌谈诗论道
短篇小说
爱情小说青春校园都市言情故事新编微型小说现代小说
故事大全
情感故事感人故事童话故事爱情故事哲理故事鬼故事
好词好句
经典句子爱情句子伤感句子哲理句子搞笑句子唯美句子英文句子个性签名
作文大全
一年级作文二年级作文三年级作文四年级作文五年级作文六年级作文

关于抗震诗歌热潮的总结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09-02 09:17:45  

在一个古老而源远流长的诗歌国度里,诗歌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热衷于经济利益和利润的追逐,“老板”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诗人”似乎成了被乌云遮蔽的星辰,但是,诗歌确实是存在着的,事实也证明了帕斯关于“有人类在,就有诗歌在”的论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诗歌一直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脉动,它来自内心,并迅速由内到外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瞬间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一种担当,它唤醒了人类精神深处最可贵最真实的情感,彰显出了人性之美。

以手机短信、诗传单、报刊诗歌专版、杂志诗歌专版、赈灾晚会诗朗诵、赈灾诗集、网站论坛“网友赋诗”及大量民间诗刊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几乎同时自发地突然涌现,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狂热的“抗震诗歌”浪潮,强烈地震撼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大有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全民皆诗”的势态。范围之大,波及面之广,介入心灵之深都是史上空前的。

作为一种破坏性的灾难,5·12汶川大地震带给中国人民的是双重的伤害,一、直接来自肉体上的、财产上的伤害和损失,这是物质层面上的。二、家庭成员的缺失及亲人的遇难带来的伤害,是精神层面上的。对于前一种,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中华民族也表现出了空前的凝聚力,党政军民万众一心不惜一切代价展开救援,社会各界积极慷慨解囊自发捐款支援灾区,努力把灾难降到最小,把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降到了最轻。

而后一种,对于精神和心灵则还需要深层次的救治,国家派遣了心理专家着手“心灵重建”,治疗人民的精神创伤,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这里我要谈及的是另外一种,即地震诗歌,它的瞬间出现,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自发行为,对受伤的心灵起到了持久的慰藉,诗歌对于安慰受灾心灵和重现民族信心体现了一种担当和勇气,诗歌迅速记录下了一个时代和本真的情感,见证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百折不饶的意志。

“抗震诗歌”的热潮作为一种现象,目前还没有人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个人认为,抗震诗歌就是指由5·12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全国各阶层自发掀起的以抒发民族悲痛告慰遇难者为目的,采用诗歌的文学样式广泛传播的文艺热潮。对于抗震诗歌热潮的起止时间划分,我认为是以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日起至6月6日王兆山发表“鬼诗”结束的,当然这种热潮的结束并不代表抗震诗歌的写作终止,只是不再是“热潮式”的写作,诗歌又回到常态而已。抗震诗歌潮流其实是用来表达和宣泄的一种自发于民间的群体情感。它不仅仅记载一段苦难的记忆和一段历史悲情,它是中华民族这个感性民族在面对灾难时的一种强烈心理反应与表达方式。不过是选择了诗歌而已。

关于这次抗震诗歌热潮形成的特征,我个人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一、从作者的阶层看是全民写作,包含社会各界层人士,其中有公务员,教师,军人,记者,工人,学生,商人,民工等,多为普通的诗歌爱好者。二、从作品数量上看是逾亿首,百度搜索“抗震诗歌”截止目前就有9500000条之多,Google搜索有566000条,仅抗震诗集诗抄专刊的出版就不下100部,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抗震救灾期间诗歌总创作数量逾亿首,可想而知其火爆程度。

三、从作品质量和艺术价值上看是良莠不齐、水平有限,受时间限制和情绪悲痛的影响,以口语化的平民哀思居多,以网友一吐为快的情感宣泄居多,也不乏作家诗人高水平的作品,却属少数,总体看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文学价值稍稍偏低。四、诗歌作品多表现在网络,以网络为主要平台,惊人的创作速度和情感力度,展现了无限扩容的诗歌版图,彰显网络诗歌参与生活的即时性、互动性和社会责任感。

五、从社会影响上看更加坚强了民族自信心,激发传播人们的爱心和对战胜灾害中表现出来的坚强,掀起了抗震救灾捐款的热潮,为重建家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让我们整个民族再一次迎着灾难挺起了脊梁。六、从诗歌发展史上看不足以从根本上形成新的诗歌革命,它点燃了全民写诗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歌创作的冲动和题材,但无法推动诗歌艺术层面的提高和发展,诗歌发展需要合乎艺术规律的更专业更深层次的觉醒和改革。

“是思考诗歌的社会价值的时候,是到了用理性之光透视诗歌存在问题的时候了,是重塑中国诗歌深刻、独立、宽阔品质的时候了。”是的,在经历了抗震诗歌热潮之后,当我们有必要让诗歌回到诗歌自身。我不认为“地震诗歌”热潮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我不认为“感人、抒情”是评判诗歌的唯一标准而放弃深度、力量和艺术个性,我也不认为“地震诗歌”就是中国的诗歌在“复活”,因为中国诗歌从来就没有死亡过。

我也不认为地震灾害能震撼贪官的心灵使其立地成佛,我不认为余大师《自语》是来自内心的“文化苦旅”,如果说《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这类地震诗歌的艺术性还有待提高的话,而王兆山的“鬼诗”《废墟下的自述》简直就是对文学的亵渎!作为诗人,我们是否有必要“慢”下来,好好地想一想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想一想这个时代还一直期待着经典性诗歌的出现。

诗人们是否更应当保持艺术的独立和冷静,对诗歌艺术的改革发展保持应有的清醒认识。让诗歌回归诗歌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价值体系中去吧,回归到汉语诗歌的民族性和传统中去,去重获中国汉语诗歌古老的魅力,让我们坚守在人民中间写作,保持时代的心声和脉跳,完成中国诗歌的传承与超越,完成中国诗歌的当代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