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论证思路是什么

时间:2024-09-25 16:24:15 | 文章来源:教育宝

创造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要想更进一步,就必须超越以前。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一样。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成为创造力的栋梁之才。

创造宣言论证思路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中心论点。文章开头即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种现象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驳斥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11段):呼唤创造,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

创造宣言主要内容

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动力。懒惰者、平庸者却不屑于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

陶行知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创造宣言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如: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创造宣言赏析

《创造宣言》是一篇演讲稿,富于激情,文章题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文章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创造成功的实例,用事实说话,极有说服力。

开头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种现象引出论点:我们的教育应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号召师生共同创造,就要破除种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有破才有立,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自然引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的结论。

最后对创造之神的呼唤,表达出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解答问题,就有高屋建瓴、洞若观火之感。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号召师生共同献身创造,时时处处人人都要创造。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文濬,字世昌,后改名陶知行、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人民救国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陶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1921年任东南大学教授、系主任,1922年兼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3年任南京安徽公学校长等职;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1932年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1946年7月因病在上海逝世。

陶行知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育才学校、社会大学,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口号,创造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为中心内容的生活教育理论,倡导“小先生制”等。他曾主编《民主教育》和《民主》星期刊,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