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谁写的

时间:2024-10-17 16:50:21 | 文章来源:教育宝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于宋代古诗《病起书怀》,这一句流传千年,至今仍旧为人传颂。在语文考试中经常会要求学生鉴赏这一句,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谁写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出自他的《病起书怀》一诗。

【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幼安,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生于乱世,长于战乱,但却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个性。

陆游生于婺州(今浙江金华),自幼聪慧过人,具有出众的才华和非凡的学问。他对诗词、历史和政治都有深刻的研究,并在少年时期已经开始以诗词创作和参与政治活动。

然而,陆游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南宋时期,外患不断,内乱频仍,陆游身世艰难,多次遭遇困厄和流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自己的信仰和对国家的忧虑,反而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文化和政治的事业中。

陆游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对时事和社会现象的关切,深刻地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担忧。他的诗歌直白而质朴,真挚而充满情感,文字简练而意境深远。他的诗歌作品被誉为“豪放、清新、短练、高峭”,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位卑未敢忘忧国全诗如下: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全诗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1176年4月,诗人已经年过半百,当时刚被免职,在成都的西南角浣花村居住,病卧20多天。

诗人的笔触从病后初愈发端,此时的他骨瘦如柴,连头上的纱帽都显得宽松了。诗人孤身一人,远离京城,住在江边。即使这样还抱着病弱之躯,在灯下细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诗人读《出师表》的目的何在,是不言而喻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展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胸襟让人敬佩,虽然职位低下卑微,可是从不敢忘记忧国忧民之事,把这看成是自己的本分。

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思想和追求大都是利己的,提倡的是“学而优则仕”,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能有这样的抱负实属难得,是有大格局的人。这一句是全诗的升华,极具思想性、艺术性,境界深远,思想层次高,特别感染人,而且受众面延伸广,每个人都能联想自身,产生强烈的共鸣。

陆游一生都在心心念念北伐之事,临终这个愿望都没有实现。是诗人一生的憾事,也是诗人一生创作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