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指的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10-23 14:38:20 | 文章来源:教育宝

中秋佳节,人们总是会想起大才子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记得这句词是什么意思吗?在初高中,苏轼的这首词一直都是必背的基础诗词。

千里共婵娟指的是什么意思

“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全词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里共婵娟全词译文: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端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那里的寒冷。站起身舞蹈一番,欣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啊。

月儿不停地游走,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是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问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人间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纵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千里共婵娟全词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是苏轼在中秋月夜为怀念弟弟而写的一首词。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作太守。那年他已经四十一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妻子亡故,弟弟又远在他乡,诗人的心情十分沉重。词的一开头便接连对着青天发出迷惘的痴问,这是诗人内心深处郁结已久的悲苦无法抑制的迸发。这悲苦为什么会如此之深沉呢?因为诗人渴求着一个“琼楼玉宇”般光辉圣洁的理想。然而现实却是冷酷的,美好的理想却偏不能实现。把酒问月,起舞弄影,诗人是孤独的。诗人不得不承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是诗人并没有被悲哀所掩没,他热切地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了这首词,我们会感到一种深沉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悲哀。但是透过这苦闷的纱幕,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深挚的手足之情,一种对美好理想的执着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感人的力量之所在。

这首词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意脉清晰。上下两阕各分两层,咏物、写景和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互为表里,展现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通篇虽然都是咏月,但笔端富于变化,缠绵之情,愈转愈曲,令人玩味不尽。起首与结处意象新颖,两阕之间过渡十分自然。全词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基调乐观,富于哲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千里共婵娟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