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出自

时间:2024-11-06 15:01:59 | 文章来源:教育宝

天时不如地利这句话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句话的来源。其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古代贤达孟子的语录。在中学时期,同学们应该都会在语文课本中见到这句话。

天时不如地利出自

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气候条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理条件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天时地利人和”可以翻译为“favourable timing,geographical and human conditions”。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作者小传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生卒年月不详。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曾游说诸侯,经历邹、任、齐、鲁、宋、滕、梁等国。他在齐曾为“卿”,在梁也受到优遇,但他的主张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因而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孟子因此停止政治活动,和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7篇,流传后世。

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性本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他口称尧舜,诵法先王,宣传仁义,主张“仁政”和“王道”,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保民而王”出发,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主张,对当时的暴君暴政进行了猛烈抨击,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和进步意义。但他又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仕者世禄”的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理论,反映了他思想上固有的局限。

天时不如地利作品赏析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开篇两句,在此孟子又提出了三个概念性词语天时、地利、人和,并将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第一句孟子提出了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比较。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又反映了孟子所说的“仁政”。

三者间的比较,实际上是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孟子在此强调,在那冷兵器时代,天时、地利等诸多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不如“人和”重要,在当时决定战争的胜利是人而不是物,这在当时是比较实用的。在对比中立论,这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两句话句式相同,语气又十分肯定,真可谓暂钉皆铁,毋庸置疑。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如占地利者为例,来比较天时与地利的重要性。“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写攻城者的攻势是非常强大的,拥有战场上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以弱胜强而告终。孟子认为,攻方之所以敢以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据了优势,但守方则依据“地利”的优势进行反击;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换散,心然失败。这样让人信服了天时不如地利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述的是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好的地利而不能守城为例,来说明人和对比地利的重要。“城高”、“池深”及“兵革坚利”,“米粟多”等指守方本来可依据有利的地势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令人失望,却是“委而去之”,究其根源是内部核心人员“不和”,有好的客观存在的条件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反而被不占地利而占“人和”的攻城方战胜,就有力的证明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以上三点论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

最后一段的作用是给前三段的论点,作进一步阐述,将论点的范围扩大,由硝烟弥漫的战场推广到治国齐家安天下方面,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可见一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多么的有超前意识,他提出的政治观点在两千年以后的今天仍具指导意义。

其次,“得道”,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得民心。得民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民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这点近代的一代枭雄蒋某人已经向我们诠释的清清楚楚了。因此,最后一段并非多余闲笔。文章虽短,但语言精炼到位,结构严谨,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