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

时间:2024-10-17 16:50:22 | 文章来源:教育宝

翻译古诗是中学阶段语文考试的必考题型,尤其是一部分重点诗句,我们更应该熟练掌握其对应的译文。“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病起书怀》中的名句,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

“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句是千古名句。意思是说,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全诗内容: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释义: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被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棺:指死亡,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全诗赏析: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破题。“纱帽宽”,一语双关,既实写生病后形销骨立,故而感到官帽宽松。同时,也暗含被贬官之意。“支离”,既形容病后身体虚弱、骨头像散架似的,也隐喻被贬后支离破碎的心绪。

这一年,诗人已52岁。有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只能远离庙堂,孤居江湖。一个“孤”字,写照了诗人因抗金主张不被当权者接受的无奈。一个“客”字,写尽了远离家乡的贬官之人的凄凉。

颔联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全诗的亮点,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它是诗人的自我勉励,也是诗人一生的写照。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陆游的这一句意思一样,其中饱含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颔联下句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是非功过盖棺方能定论。言语间有不甘,有期盼,有郁愤。而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因为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在《书愤》一诗中,诗人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这首诗的尾联再次祭出《出师表》:“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更”,说明同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诗人以“受命于危难”的诸葛亮自况,希望能为北定中原出力。反复提及《出师表》,也是借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抒发胸中沟壑。刘备三顾茅庐,延请诸葛亮出山,当朝者却不能慧眼识英雄,致使诗人怀才不遇。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创作背景:

陆游在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