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碑与哪位人物相关

时间:2024-09-18 14:39:21 | 文章来源:教育宝

在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立有一块著名的“无字碑”,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自古以来,树碑是为了立传。可出人意料唐代女皇武则天却为自己立了—块“无字碑”,给后人留下—个难解之谜。乾陵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墓道上并列着武则天碑和唐高宗碑。西面的一块碑文歌颂了唐高宗的文治武功,东面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无字碑与哪位人物相关

无字碑与女皇武则天有关。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

无字碑的来历:

关于此无字碑的来历,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是“夸功说”,表示武则天自己功绩巨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二是“罪孽说”,武则天治理国家时过于杀戮,故感到自己罪孽重大,还是不写碑文较好;

三是“功过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过是非任凭后人评说。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的四种说法:

1、德高望重,无法可书

此说认为,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参政以后,通过发展科举制度,大量吸收新兴地主进入政治舞台,从而打击了豪门世族;她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鼓励举荐,擢拔了一大批能干的文臣武将,史称“累朝得多士之用”。

她还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和整顿田制,使国力增强,同时加强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继贞观之治,启开元全盛,政绩斐然,彪炳史册,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留下空碑以示自己功盖过世。

2、罪孽深重,无颜立传

主要依据是:

一是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骗得高宗的信任,最终废唐改周,自立为帝,建立了武周政权。

二是武则天培植自己的亲信,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铲除异己。

三是武则天她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

3、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

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做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且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逝世以前,已被迫还政于唐中宗,自知将来人们对她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无法概括好坏,所以决定干脆立一块“无字碑”,功过是非让后人去判断,这是最好的办法。

4、身份复杂,无法可书

武则天在风起云涌的政治舞台上活动了半个世纪,可谓叱咤风云,功高盖世。然而,武则天死后与唐高宗合葬在一起,就带来了称呼问题,究竟是称呼武周皇帝,还是李唐皇后?确是很为难。

如褒扬武则天,刻上“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作为李唐子孙感情上不情愿;如贬斥其刻上“则天大圣皇后”,而武则天又明明做过十六年的“大周”皇帝。左右为难,无可奈何之下,就只能在高宗的“述圣碑”侧立一块“无字碑”了。

女皇帝武则天介绍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