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句诗意境唯美,给人以高远的情感。它通过月亮和自己的影子的对话,抒发了诗人寂寞孤独的心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表达了作者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身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所以写下本诗,告诉自己及时行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释义:
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须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指什么?
指的是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他自己。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三人“指的是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他自己。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推荐文章:
- ·所见的作者是谁
-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吗
- ·大禹治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什么时期
- ·初出茅庐是谁的主人公
- ·黄庭坚是什么诗派的代表人物
-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 ·关于原点对称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 ·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
- ·塞翁失马出自
- ·古代的长安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 ·三更半夜是什么意思
- ·一间房子多少平方怎么算
- ·李白写杨贵妃的诗句
-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 ·安身立命是什么意思
- ·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wanna是什么意思
- ·电解质包括哪几类物质
-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上一句
- ·形成于思毁于随是什么意思
-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哪个部位
- ·参与商指的是什么
- ·初中家长教育孩子的困惑
- ·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
-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 ·上海适合小朋友玩的地方有哪些
- ·节肢动物的三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