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时间:2024-11-20 16:44:45 | 文章来源:教育宝

这首诗,也是小孩子的启蒙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家长们用来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的金句。诗的语言通俗、质朴清新,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李绅的《悯农》通过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意。正午时分的烈日之下,农人挥锄作业,汗水滴落在即将收获的庄稼地上,每一滴汗水都映照着他们辛勤的付出。最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于平日餐桌上食物来之不易的反思,让人们意识到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的辛劳。

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放眼四海,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到处都有稻田。到处都有农民在种植,在施肥,在浇灌,在照料,在辛勤地工作。四海之内,到处都有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这得创造多少粮食啊!结果呢,农夫还是会饿死。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局?我们可以推测,不是自然的问题,也不是农夫的问题,而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古代社会中有很多不劳而获的达官贵人,他们让农民替自己种田,然后抢夺他们的劳动果实。“秋收万颗子”之后,这“万颗”里面可能有九千颗都不属于农夫,都要交给达官贵人。农夫吃不到自己辛苦播种、收获的粮食,就会饿死。这是在抨击、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我们读这首诗,既要从自己做起,节约粮食,同时也要放眼看社会上还有哪些不公平的制度。我们要观察它,思考它。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这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以“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与前两句连接起来便构成了处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然后笔锋一转,就是在这样大丰收的情景下,却“农夫犹饿死”。巨大的反差把问题突出出来,令读者去思考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诗词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这个时代,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勤劳耕作,为国家的繁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生活却异常艰辛,命运多舛。这是一首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一个炎热夏季。当时,李绅正在田间劳作,他看到了农民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劳作,为了生存而拼搏。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付出。于是,他回到家中,立即提笔写下了这首《悯农》。

作者李绅后来的结局

这两首诗都是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尤其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寥寥数笔,把一个穿着粗布衣衫、面容枯萎的老农形象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他在烈日当头的正午,挥动着锄头,汗如雨下。在我们的想象中,作者李绅似乎就是这位老农的化身,我们也一定认为,李绅是一个懂得老百姓疾苦,能够怜悯老百姓的文人。

这和他的出身有关,李绅祖籍安徽亳州,祖上是山东的士族,后来因为父亲去世,家里就变得十分贫困,母亲只能送他到惠山佛寺中去读书,所以在他的早期,他是能够和老百姓共鸣的,因为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李绅的命运也因为这两首《悯农》诗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刚写完两首悯农诗,就获得了吕温的赏识,之后他参加科举考试,唐朝参加科举考试不仅要诗写得好,而且必须要有人举荐,吕温就是他的伯乐。李绅还因此结识了唐代的大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仕途上一帆风顺。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遇到了浙东节度使李逢吉,李生看到田野里的农夫,便随口吟诵了自己之前写的悯农诗。李逢吉师一听,便将诗记下来,想参他一本,李绅被李逢吉上报给朝廷,还好皇帝并没有因此治李绅的罪,李绅虽然因没有因为悯农诗被处罚,但之后却卷入了牛李党之争,李绅时而被重用,时而被贬谪,他的人生犹如漂浮在海上的一叶小舟,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绅因为这两首悯农诗人生起起落落。 但是他坚持到了最后,李绅晚年入京拜相,在宰相位上待了四年,后来他病逝于扬州,终年75岁。

史书对李绅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因为,李绅在飞黄腾达之后,丧失了他曾在诗歌里表现出的悯农之心,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败官员。随着官职的升高,李绅“渐次豪奢”。所以,我们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看人不能只看他的开头,不能只看他好的一面,要全面的去看他这个人的一生,客观的去评价,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告诉我们,还是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透过李绅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人在没有掌握大权的情况下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和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压迫是一个道理。人和人之间能共苦也基于此,没有可以捞好处的权,没有多余的可以据为己有的食物和钱财,需要大家抱团取暖才能解决眼前的困难。

另一方面是饭饱思淫欲。当有了权可以捞好处,有多余的可以据为己有的食物和钱财,人性中潜藏的恶就释放出来了,并在遇到事情时起主导作用。

所以李绅在没有当官之前,人性中的恶未释放,能发自内心的同情劳苦大众,写出传诵至今的好诗。当大权在握之时,他人性中的恶释放出来,从而私欲膨胀,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