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的应用
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760纳米(n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
1、医用
红外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皮肤对红外线的反射程度与色素沉着的状况有关,用波长0.9微米的红外线照射时,无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60%;而有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40%。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透入组织最深。
2、红外线对血液的作用
因为红外线能够深入人体的皮下组织,所以利用红外线反应,使皮下深层皮肤温度上升,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复活酵素,强化血液及细胞组织代谢,对细胞恢复年轻有很大的帮助并能改善贫血。
3、红外线对眼的作用
由于眼球含有较多的液体,对红外线吸收较强,因而一定强度的红外线直接照射眼睛时可引起白内障。白内障的产生与短波红外线的作用有关;波长大于1.5微米的红外线不引起白内障。
红外线的分类:
近红外线:| (Near Infra-red, NIR)| 0.7~2.5 μm
中红外线:| (Middle Infra-red, MIR)| 2.5~25 μm
远红外线:| (Far Infra-red, FIR)| 25~500μm
红外线的发现历史:
1、外线的发现:公元1800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光外侧所围绕著一种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光源,波长介于5.6-1000UM的「远红外线」,经过这种光源照射时,会对有机体产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
2、美国太空总部(NASA)研究报告指出,在红外线内,对人体有帮助4-14微米的远红外线,从内部发热,从体内作用促进微血管的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及治愈率。
3、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一般的材料要产生足够强度的远红外线,并不容易,通常必须藉助特殊物质作能量的转换,将它所吸收的热量经由内部分子的振动再发放较长波长的远红外线出来。
红外线的特点:
1、红外线波长较长,(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波长按由长到短顺序),给人的感觉是热的感觉,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如果红外线能穿透到原子、分子内部,那么会引起原子、分子的膨大而导致原子、分子的解体。事实上呢,红外线频率较低,能量不够,远远达不到原子、分子解体的效果。
2、红外线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间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内部,由于红外线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从宏观上看,物质在融化、在沸腾、在汽化,但物质的本质(原子、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红外线的热效应。
3、同样的道理,不能用无线电波来烧烤食物,无线电波的波长实在太长无法穿透到有机高分子间隙更不用说使其变性达到食物烤熟的目的。
推荐文章: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
- ·只留清白在人间的全诗
- ·麦哲伦的简介
- ·安身立命是什么意思
- ·随遇而安下一句是什么
- ·最适合带孩子去旅游的地方
- ·黄州寒食帖作者是谁
- ·议论文的特点
- ·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哪首诗
-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初出茅庐是谁的主人公
- ·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 ·近体诗指的是哪个朝代
- ·唐代诗人李端等十人被称为什么
- ·岑参最有名的十首诗
- ·长安三万里讲的是什么
-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 ·13-16岁叛逆期玩手机教育方法
- ·王维最有名的十首诗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祥林嫂出自哪个作品
-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谁提出的
- ·什么是诺贝尔奖
-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吗
- ·如梦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开封适合小孩玩的地方有哪些
- ·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哪里人
-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
- ·历史名人司马徽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 ·二十四桥位于今天的哪里